汉英时政类同传常见问题的应对-行业动态-南京翻译公司|翻译公司|南京同传翻译公司-025-83805317
汉英时政类同传常见问题的应对-行业动态-南京翻译公司|翻译公司|南京同传翻译公司-025-83805317

新闻资讯

汉英时政类同传常见问题的应对

分享到:

时政类同传是一种有效传译信息的方式。 以往的时政类口译,比如人大会议记者发布会的口译都是采用交替传译的形式,尽管保证了 准确度,但是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两个小时的发布会,有一个小时是听译员的翻译。近年来,随着我国同传人才的增多,人大的记者发 布会开始采用同传的形式,这大大提高了传译的效率。

人大记者发布会的同传多为汉英同传。汉语和英语的语序与句子结构存在诸多差异,同时,对于很多口译员来说,英语不是母语,输出的环节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节约时间,保证信息准确,尽量减少信息的缺损,提高汉英同传质量,译员需要明确汉英同传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以下是笔者围绕这一论题,以2010年3月6日四部委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记者发布会为例进行的研究。

1 策略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不是单一的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能力体现,而是一项包含了诸多因素的综合能力体现。不同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定 义也不同,其中PACTE研究⑴中的定义最全面且完整,即翻译能力指翻译所必备的潜在的 知识与技能,由6个部分组成,包括双语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two languages )、语言外能力 (extra linguistic competence) 、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工具职业能力(instrumental/professional competence )、心理生理能力(psychological competence )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 。 其中,策略能力最关键,它是为解决翻译过程中 的问题所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技能。策略能力可以帮助译者发现问题,做出决定,解决突发问题以及弥补其他能力的不足。

Nord也强调了策略能力对于解决翻译中 出现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翻译问题是每个译者在某项具体的翻译任务中必须解决的客观存在的问题。Nord把翻译中问题的共有特点概括为:1)翻译问题可能出现在翻译的任何阶段;2)可观察性;3)解决问题的时候,译者常会使用翻译策略,即翻译能力的一个相关要素。进而,Nord强调说,策略能力对解决翻译问题起关键作用,能够弥补其他能力的不足。同时,他也提出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译者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的必要性。

2 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同传过程中,译员需要同时处理听记译三个环节,突发情况很多,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 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语言能力或专业知识不足,信息接受受阻;2)发言速度过快,信息密集,译员接受到的是事先拟好的、语法稠密、结构严谨的讲话稿内容,不熟悉口音,陌生的专有名词,源语与译语差异巨大的句型结构等;3) —些简短和稍纵即逝的数字、专有名词、缩略语等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或被译员遗忘。

此次记者发布会中,既有交替传译也有同声传译。交传用于记者提问,同传用于发言人回答。发布会历时两个半小时左右,四位部长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每人一位译员口从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来说,不存在太大问题,问题主要 集中在后面两个范畴。总体来看,译员的传译质量很高,面对各种常见问题,巧妙采用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传译的信息完整准确。

2.1数字突然连续出现

数字绝对是“鬼见愁”,处理起来没有任何灵活性而言,多少就是多少。译员的处理策略一般是保证数量级和数字区间等。比如 1829 万处理为 more than 18 million。

例:关闭了小火电2617万千瓦,落后的炼铁和炼钢的能力分别是2000多万吨和1600 多万吨,落后的水泥产能关闭了 7000多万吨。

译:We shut down more than 20 million kilowatts of small coal fire generation units.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we eliminated in steel, iron, and cement sectors stood at more than 16 million tons, 21 million tons, and 74 m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发言人说到第一个数字“2617万千瓦”后,突然加快语速,给出三个一连串的数字。译员在处理“小火电”时有点啰嗦,可以直接说small coal plants。但是译员很快冷静下来,抓住“落后产能”这一同类项,合并处理,大大缩短了和说话人之间的时间差。然后,把大概的数字传译出来,这就很好地保证了传译质量。

2.2信息很集中的术语

应对术语就是“硬碰硬”,同传译员需要 很多台下的投人和积累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术语就是一个方面。比如CDM (清洁发展机制)是什么,不能光知道其字面的意思,必须理解发言人的讲话内容和来龙去脉,才能传译出高质量的译文。为此,译员就必须查找很多资料,花费很多精力。但是,有时即便准备了很多,还是会碰到不熟悉的术语,这时译员必须抓住核心意思,进行解释说明。

例: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工作

译:pilot program of cross-boundary settlement by RMB

例: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译:advance the reform of forest ownership

例:保障性住房建设

译: constructing government-subsidized housing

因译员做了准备,以上术语直接译出,没有被绊住。

例:实施了汽车、家电等下乡补贴政策

译:carried out a program of home appliance and automobile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we provide subsidies to the purchase of these products

这个术语信息量比较大,译员可能一时没 有反应出对应的表达,只能说出一些自己当时的理解,为了把意思说全,译员又补了一句话解释上一句这样,就把这个很重要的术语传译准确了。可见,如果现场口译中,找不到对应的术语译法,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以便有效地弥补信息的缺漏。当然,如果简洁一点,这句话也许可以说成subsidize home appliances and automobiles sold to the countryside。

2.3冗余信息过多

四位部长都准备了发言稿,但是,在回答问题时没有人念稿子,除了讲数字的时候看稿子,答案都是信手拈来。然而,脱稿发言时,说话人很容易出现冗余信息。此时,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保证主要信息,译员必须采用精简的策略。

例:最后,我还想再说一个数字,我们去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5.5%,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16.9%。这是自198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译:Last year, the total retail sales rose by 15.5%,with an increase of 16.9% in real terms. And that was the highest rate since the 1980s.

译员没有陷入发言人的词语“洪流”,分离剔除了冗余信息,次要信息,比如“最后,我还想再说一个数字”,“如果扣除物价因素”。此外,“最后”没有译出来,很是明智,因为紧接着下一段发言人又说了个“最后”。

另外,数字的处理也很巧妙,保留了最 重要的信息。

2.4流水句

汉语口语里有很多流水句,小句一个接一个,很多地方可断可连。用一串流水句表达,意思流畅自然,但是,这给译员造成不小 的麻烦。汉语简单句呈无主谓语主轴,无动词谓语为核心的平铺直叙样态;英语简单句呈以 主谓句为主轴,动词谓语为核心的中心辐射样态[5]。英语不推崇一连串并列的结构,推崇显现逻辑关系,所以,译者应该找出流水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这样做势必影响时间。在同传中,时间就是生命,译员不可能停下来推敲每个流水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此,译员需要另辟蹊径。

例:回过头看,一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译:If you look back,you’ll find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and strengthen the weak link in economic and social growth. We have given support to steady and robust economic growth to ensure the sound momentum in economic turnabout.

从第一个动词“发挥”开始,出现了一连串的四个动词“促进”、“加强”、“支持”、“促进”组成的流水句。译员果断地在“支持”出现后,另起一句,避免了一句话过长, 听者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记忆负担。

例:大力增加了政府公共投资,促进重点建设,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译:We have increased public spending, with the priority to key projects. We have implemented policy measures to boost consumption, especially consumer demand.

第一个“促进”短语直接变成介词短语,用介词结构表现动作,可谓“短平快”;后面从“实施”干脆另起一句,也是减少了听众和译员的记忆负担;“促进消费”和“拉动内需”意思有重叠,果断舍弃,只译出boost consumption。

2.5中心主语姗姗来迟

汉语有时会铺垫很多才点明主语。中国人习惯的这种表达方法同样给同传译员造成很大负担。译员要传译这种结构就需要预测出主语,或者等主语出现再张口。很明显,两种方法都有风险。如果预测就需要经验的积累,很容易出错。出了错又要回译,耽误时间。如果主语前面的铺垫不是很长,等一会再翻译是上上策,这样的译文会比较流畅。但是,有时等了半天也没有出现主语,不张口就会丢掉很多有用的信息。

例:从全球不确定、不稳定的形势来看,从一些金融海啸震中区国家的高失业率、低储蓄率情况来讲,真正世界消费市场和中国出口的真正恢复还有待时日。

译:There are a lot of uncertainties in global market, and as you can see, that those areas which are the epic center of the tsunami which still suffer largely from high unemployment rate, there is some time for us to see a complete recovery.

主语其实是“世界消费市场和中国出口”,如果一直等到主语出来,前面的信息早就忘光了。但是译员把“从……来看”的框架丢掉,直接译出中间的意思,原信息转换成短句,后面的主语出现后再另起一句,避免了等待时间过长而漏掉主要信息的危险,保证了传译的准确度。

例:大家可以看出,拉动中国经济主要是我们的国内消费。

译:You can see what contributed mainly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last year was domestic demand.

原句属于强调句式,如果一定用it is … that…的句型,还是存在着等待时间可能过长的危险。“拉动中国经济”刚出来,译员已经预测到后面是某件事情“拉动中国经济”,采用了主语从句的结构,这样的开放式处理便于 译员往里面填充信息。如果“拉动中国经济”后面又出来“推动进口增长”、“保证GDP稳中有升”之类的话,译员也可以不慌不忙地顺译下去。

3结论

通过对此次发布会的案例研究,针对汉英同传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数字、术语、冗余信息、流水句、主语不明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应对策略:合并重复信息;解释说明术语;精简信息;果断断句;使用开放性的结构;丢掉无用的结构框架等。当然,任何策略的选择都是灵活的,只有见招拆招,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度和传译的效果。鉴于笔者理论深度的限制,有些问题可能研究得仍不够透彻,希望本文能为同传实践和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南京翻译公司,南京翻译,翻译公司,南京同传翻译公司,南京翻译公司,南京翻译,翻译公司,南京同传翻译公司,南京翻译公司,南京翻译,翻译公司,南京同传翻译公司

南京翻译公司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
怎样做好翻译(二)---翻译的技巧

Copyright @ 2005-2020 南京同传翻译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1228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025-83805317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